Search


《十萬水急》 A Perfect Day

今週上畫電影當中,應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十萬水急》 A Perfect Day

今週上畫電影當中,應該以這套《十萬水急》 A Perfect Day 較為特別。只看戲名的話,不論中英皆摸不著頭腦。電影的題材是戰後的救援工作,背景是九十年代的巴爾幹半島內戰,這種背景與題材,就算之前有同類型電影,香港觀眾都甚少有機會接觸得到。

故事由主角Mambru 率領的國際人道救援小隊在一條村落遇上一個難題開始:有人蓄意丟一條屍體落井,污染村內唯一水源,而救援小隊僅有的繩索在一次嘗試吊起屍體時斷掉。救援隊要找另一條繩,眼前好像有好多方法,可是到執行時卻處處碰壁。

__劇透___

故事調子表面上是輕鬆的,戰爭已接近尾聲,當地的居民不知是看化了還是本身民族性的關係,皆有隨遇而安的心態。再加上救援小隊中有Tim Robbins (嘩好耐無見)飾演的角色B 大放笑彈,戲院內不時傳出陣陣笑聲。

然而電影中很多情節所涉獵的故事都是嚴肅的。由於要找繩索,小隊分頭去了好多地方,遇見了不同的人和事。其中有個哨站僅餘一位士兵看守,似乎他未清楚戰事大局已定,還是仍懷住一份愚忠,不願意把用來掛上旗幟的繩索借給救援小隊;又有另一處小商舖,店主因為族裔間矛盾的問題,不做救援小隊生意。後來有位小男孩帶住小隊一行人到他那被戰爭炸到殘缺不勘的老家。Mambru 在屋內找到的繩索,原來早以掛在小男孩父母屍體的頸上。可憐小男孩只是以為父母走到其他城市逃離戰火,期昐重聚團圓的一天。可見即使戰爭將結束,但它帶來的陰霾仍然揮之不去,戰後遺禍影響極之深遠。

電影還有描寫戰爭旁邊各樣令人義憤填膺的地方,例如聯合國部隊就官僚制度下按章工作的荒謬,就算救援小隊找到了繩索也好,把屍體差不多吊到上來也好,因為該村已被接管,救援小隊被聯合國勒令必須立即停止所有在村內的工作;唯利是圖的商人如何趁火打劫,把本來是免費的食水一桶桶賣給經已十分窮困的村民。慶幸的是,電影告訴我們,戰後的重建雖然是漫漫長路,但希望仍是存在,上天是看得到的。就像這條村,一切看似愛莫能助之際,一場大雨把井底的屍體沖了上來。嗯,大概是自己做好本份,盡了力(如Mambru他們一樣),事情終歸會成功的。

#電影 #十萬水急 #APerfectDay

Edko Films Ltd. 安樂影片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Billy Wilder Fan, Barbara Stanwyck Admirer; Film Blogger in Hong Kong. 文章見於明報和個人網誌。
View all posts